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好看风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河北赵县有一座罕见的‘尊师碑‘,系清代100学生为老师所立

    信息发布者:孙雪霞
    2018-12-14 13:12:05   转载

    河北赵县东姚家庄村有一通罕见的石碑,这块碑的名字念上去很绕口,叫“皇清例授修职郎候选教谕锡龄姚公阡表”,当地乡亲称它为“尊师碑”。此乃100多年前,100余学生集资为授业老师姚寿先(字锡龄)所立的碑刻。人们惊叹于碑主人的传奇一生,深为他的品行和学识所折服。

    河北赵县有一通罕见的“尊师碑”,系清代100学生为老师所立


    “尊师碑”,所在地东姚家庄村,是赵县著名的梨乡。探碑时,正值盛夏,树上的梨子已经有鸡蛋大小了。我们的向导是村上60多岁的李合彬老人,他顶着白花花的日头,将我们引到村东不远处,指点说:“这就是你们要看的碑了。”矗立在我们眼前的是立于清光绪八年(1882年)的青石质碑刻,通高2·2米,宽0·7米,碑首就有0·62米,雕有双龙。碑身阳刻“皇清例授修职郎候选教谕锡龄姚公阡表”及碑文,阴刻众多立碑人名。李合彬老人指着碑亭说,“30年前,这通碑突然倒地,姚氏后裔凑钱将碑竖起,并修建了碑亭加以保护。由这座碑亭再往北行200米梨园深处,有姚寿先的墓冢。”

    河北赵县有一通罕见的“尊师碑”,系清代100学生为老师所立


    研读着碑文,性格鲜明的姚寿先向我们走来。

    姚寿先(1798---1876),赵县东姚家庄村人。自幼聪颖,不喜好玩耍,读书不局限于表面文章,重在融会贯通,见解远超同辈。19岁中秀才,后选廪生。

    姚寿先为了钻研学问,他走出家门,求教于枣强名儒步云仪。步老夫子由甲科进士出任泌阳令,但做官时间不长,就称病回家,把精力完全放在培养学生上。为培植人才,步老夫子博览经史子集及历代典籍,并能深入浅出。姚寿先跟老夫子学习多年,学问大进,品行操守也得到历练,成为儒家传代弟子。这一时期,他进京赶考,人们都对他刮目相看。然而,考了几次都不被主考官看好。有一年,姚寿先参加拔贡生考试,当时担任教育长官的潘文慎决心破格选拔人才,知道他是有名的宿儒,非常看重他。

    河北赵县有一通罕见的“尊师碑”,系清代100学生为老师所立


    同试者都认为姚定能榜上题名,可是他因对考场舞弊之风不满,点名时有意不到,潘文慎很吃惊,派人催促他,可找到他借宿的寓馆时,发现他早已离开数日了。不久,奉朝廷恩诏,授予他在家乡管理教育,并在官吏名册上注册。恰在此时,南方发生战事,管农业的官员匮乏,如果充任花点钱就能买通官路,弟子们都劝他一试,但姚寿先不为所动,不愿放弃教书。他授业的学生常有数百人。他一心治学,淡泊名利,乡里公推他管理学校达数十年。州里的官员都知道他的品行操守,十分尊重他。

    河北赵县有一通罕见的“尊师碑”,系清代100学生为老师所立


    为姚先生撰写碑文的张驹贤也是昔时赵州名人,出生在赵县迎恩铺村。天资聪敏,勤学好问。清同治十三(1874年)中甲戌科进士。出仕前,曾在冀州、定武(今定州)、栾城、深泽等州县书院讲学,培养出许多出众弟子。光绪二十年(1894年),他派为山西河津知县,实署安徽太平县知县。在任期间被人诬陷,自杀身亡。他热心公益事业,曾捐出银两资助篡修《赵州志》;又捐银五百两存入恒顺当中,以备贫寒读书人应试之用。光绪二十四年,山东受灾,巡抚吁请各省官员助赈,他慨然捐银2000两,受到朝廷嘉许。他一生著述颇多,撰有《元和郡县图志考证》34卷、《赵忠毅公年谱》3卷等。张驹贤的祖父张南邨为姚寿先的生前好友,幼时驹贤常听二人一起高谈阔论。于是在碑文中饱含深情地回忆了那一段经历:“贤之先大父南邨公,与公(指姚寿先)为道义交,数相过从;晚年,交益笃。贤侍侧,往往闻公绪论。”他感念姚先生对他的启蒙教育,将赞诵之情融入碑文:我为晚生,未能在姚公门下受业,而总能得到姚公夸奖,我从姚公那里所获得的知识学问,是无法数得清的……

    河北赵县有一通罕见的“尊师碑”,系清代100学生为老师所立


    离开碑亭,热心的李合彬将我们带回村中姚寿先后裔姚永臣家。89岁的姚永臣老人,是位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头儿,他在女儿的搀扶下,坐在宽敞的大门洞里,我们的谈话就在这微风徐徐的农家门口开始了。老人回忆说:“姚寿先是我曾祖父,他的事情多是我从上辈儿那儿听来的,我就给你们讲两件趣事吧。相传,曾祖父脾气古怪,而教书又特别好。他授课,学生一听即会,在方圆几十里名气很大。早年间,曾祖父教了七个学生,学堂里还用着一个做饭的大师傅。这大师傅知道老先生书教得好,每当讲课时他就趴在窗外听。一来二去也入了门儿。有一年大比试,曾祖父的七个学生前去赶考,张榜后,人们就议论开了:姚先生明明教了七个学生,怎么考中了八个?后来才知道,原来是做饭的师傅偷偷参加了赶考,居然中榜了。从这儿起,曾祖父的名声更大了。”姚永臣老人端起杯子喝了口水,接着讲,“下面说说碑刻上的一段趣事,曾祖父去世后,学生们商量着为他立块碑。可本地不产石头,只能到赵县西南方向的赞皇或元氏取石。那一年,取来碑石的人们往回返,走到东封斯村时人困马乏,村里人见来了一群运送碑石的,就上前打问,一听是为姚先生立碑,二话没说,就把人们让到家里招待吃喝。原来,这个村子里有许多姚先生的弟子。人们吃饱喝足后,却发现车马和碑刻石均不知去向,一打问,是东封斯的乡亲们帮着把碑石送走了。”

    河北赵县有一通罕见的“尊师碑”,系清代100学生为老师所立


    东姚家庄村头的“尊师碑”,彰显着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。它之所以耸立百余年而至今犹存,既说明了乡民对师者的尊崇,对学者的敬重,又表达了“后之览者亦将有感而兴起”的良好愿望。正像碑亭上姚氏后裔镌刻的那幅对联:“先祖圣名垂青史,子孙勤勉创伟业”。尽管联语撰写得浅白,却也真实地表达了姚氏后裔对先人的追思和勤勉创业的决心。

    河北赵县有一通罕见的“尊师碑”,系清代100学生为老师所立


    愿这通尊师重教的“姚寿先碑”,作为一处散置田野的人文景观,永远耸立在赵州土地上,耸立在赵州人的心坎上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